一张“作业纸”取代课后“题海”武汉这所小学告别繁重数学作业

发布时间:2023-12-07│ 来源:企业文化

 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小学(以下简称“同济附小”),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集纳数学习题的“文件夹”,一页一纸,都是数学老师们自己埋头题海中,将各种资料做校本化、生本化“改造”,根据学生具体学情设计而来,在一课一辅过程中,帮助学生高效学习。“只有教师走进题海,学生才能走出题海。”是该校数学老师的普遍共识。

  下课铃声响起,六年级五班的秦梓骞同学将刚订正完的数学作业纸,小心翼翼地收进自己的活页文件夹里,以便复习使用。

  若仔细翻一翻这本作业夹就能发现,本学期数学课上过的每个课时、每个单元,以及期中复习都有对应的作业纸——每张都是双面打印,整体题量不大,题型包含选择、填空、应用、思维拓展等。

  六年级数学老师高杏介绍:“我会在每堂课结束前预留5至10分钟,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纸上的练习,再用下午作业辅导时间,讲解习题,确保当天所教的知识学生当天消化吸收。”

  每学期,同济附小的每一个学生手里都会攒下这么一本独一无二的“教辅”:每张作业纸都是学校免费印制给学生,纸上的每道题都是老师亲自“刷题”后精选而来。

  同济附小教学副校长刘霓介绍,该校每位数学老师手中都有好几本最新的教辅材料,开学前,老师们就埋头在题海中,对习题分析“改造”。她说:“老师们的刷题思路就四个字——‘用、改、删、增’。沿用往届的经典题型;改编拔高要求,远离生活实际,设计不科学的题目;删除与教学内容不匹配、过难过偏、机械重复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题目;增加与教学内容,教师教学设计联系紧密,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题目。”

  据了解,早在2009年,该校就实施了“作业改革”,并坚持在每学年的“优化作业设计”主题教研活动中,不断打磨更新。学期伊始,每个年级组分别安排老师介绍作业设计的意图和易错点。学期末,教研组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提出修改意见,完善作业设计。如今,精心设计出的作业已形成了学校特有的习题库。

  刘霓信心十足地表示:“我们的孩子六年读下来,不需要用校外教辅,因为校外教辅远不及我们题库全面、新鲜、符合教学实际!”

  设计作业要精心,批改作业得下神,这样才可以形成教-学-练-评的完美闭环。在同济附小,数学老师趴在窗台、课桌上当面给学生批改作业,是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  由于作业纸的精编控量,大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内完成,数学老师们立刻批阅,一个课间不够用,那么下个课间继续抱着作业守在教室,找到‘出错’的孩子进行指导。“面批面改,能及时与学生沟通,精准把脉问诊,个别学生的疑问可以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逐一解决。”数学教研组长涂丽君说,每次她在教室批改作业,总会引来孩子们一起讨论,相互评判,既巩固了知识,又能让孩子们相互取长补短,形成良性循环。

  仔细翻看作业夹,每位数学老师的批阅标记不完全一样。除了常规的“甲乙丙丁”学科评级、“ABCD”书写等级评价,还有小红旗、小红花、小天使等花式各异的印章图案。数学老师李晶表示:“作业的批改不能只看结果更要看过程,否则会掩盖学生作业过程火热的思考。”因此该校的数学作业会从正确率、书写、速度、订正、过程等多方面进行评价,评选出“作业小标兵”“书写小能手”“纠错小达人”等等。

  作业的批改也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,学生也去参加了。涂丽君曾组织高年级学生自己命题试卷,老师审核后发布到互联网空间,让学生自己挑选一套自己最喜欢的试卷进行解答,出卷人进行批改。“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在50多套试卷中评选出最优的几套命题试卷,和最受欢迎书卷,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忱。”涂老师说。

  一张A4大小的作业纸,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训练得当?四年级数学老师胡颖表示,在设计作业纸时,强调基础训练。教研组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个体差异的存在,作业设计由浅入深、由易到难,循序渐进。既有基础类作业,也有拓展型作业,更有思维性作业,作业梯度清晰。

  “过去家长爱‘鸡娃’,校内主食没吃饱,就慌着让孩子‘吃零食’刷课外题。我们设计的作业,力求基础练习让学生吃得了,拓展练习让学生吃得饱,思考题让学生吃得好,使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就感,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。”刘霓说。

  六年级学生邱子熙的妈妈和记者说,学校统一发的作业纸和《课堂作业》就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。“孩子大部分笔头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,回家后主要是复习错题,增加计算训练,半小时内就能完成,学校的作业纸会不定期发下来带回来给家长确认孩子的学习情况。”邱妈妈补充,目前儿子开始接触立方体、表面积等概念,假期数学作业变成了动手制作金字塔建模,设计床头柜、收纳盒等等,儿子在愉快地手工制作中,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。

  据悉,为了将数学的学科知识变成学生可以感受、操作、体验的生活状态,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由书本走向生活,由抽象走向具体。同济附小为低、中、高年段的学生分别设计了口头表达、实践操作、益智游戏、数学阅读等形式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。

  “并非只有动笔的才是数学作业。”数学老师胡颖说。本学期,在讲《大数的认识》一课时,她一方面引入成都大运会的场馆、赛事、人员等情境,便于学生感知万、亿等数学概念,而在作业中,她让学生尝试通过绘制杭州亚运会小报,来巩固知识,将数学迁移到生活中。此前,该校曾发动全校学生进行身边的人口普查,让学生自主搜集数据、采访交流、查询资料,并制作人口折线统计图,通过小组合作,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。